1) Lily walked in the forest with great caution for fear that she might be attacked by a giant snake.
2)Lily walked very carefully in the forest in case a giant snake might attack her.
请问句1)和2)中,主句是过去时态,might be attacked 表示虚拟语气和might have been attacked 不同?第二,此句的might也可以换做could或would吗,它们的虚拟使用方法相同吗?
3)Lily walked cautiously in the forest so that she should not be attacked by a giant snake.
句3)中,should 在过去时态的虚拟使用方法的意思是“可能”吗?同理,也可用could或would表达?
这个问题说来话长。
第一要明确虚拟语气的定义。虚拟语气是一种谓语动词形式,表示说话人对自己句子的态度。即通过谓语动词形式提示听话人自己说的是事实、非事实、还是请求命令。因此英语有陈述语气、虚拟语气和祈使语气。根据传统语法,虚拟语气分为两类;一类是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、推断或愿望等,动词用某种过去形式,be一律用were。为了方便,大家可以称之为were式虚拟语气。另一类是表示在以后未必会成为事实,动词用原型,方便起见,大家也称其为be式虚拟语气。如此,虚拟语气就与陈述语气形成对比。陈述语气描述说话人觉得的事实;虚拟语气表示说话人描述非事实:即与事实相反或未必是事实(were式或Be式虚拟语气)。
虚拟语气是早期英语的残留。伴随英语的进步,一些本来该用虚拟语气的地方,已经或渐渐被陈述语气形式所代替。
比如,在表示建议命令等的that从句中,早期英语要用动词原型,后来可以用should do代替原型。在英国的非正式语体还可以用陈述语气。比如:
I suggest that he come tomorrow. be式虚拟语气。正式语体,特别是美国。
I suggest that he should come tomorrow. 情态动词结构代替be式虚拟语气,不够正式,主要见于英式英语。
I suggest that he comes tomorrow. 陈述语气代替be式虚拟语气。仅限于英国,非正式语体。在国内被判为错误。(其实在英国不是错误。)
真实条件句假设以后可能发生的事,if it rains tomorrow...明天可能下雨,也会不下雨,条件从句中的it rains tomorrow就不是事实。这在早期英语是需要用动词原型作谓语的,如If it rain tomorrow...这种古老的虚拟语气形式到今天在法律著作中仍可见到。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也有这个项目。但现代英语中,只须明天大概下雨,就不需要虚拟语气了,而直接用陈述语气:If it rains tomorrow...
As if从句在非正式语体,已经可以不需要虚拟语气而用陈述语气形式。比如:
The toy dog barks as if it is a real dog. 明显与事实相反却用陈述语气。非正式语体。
目的状语从句的谓语是以后未必是事实,即早期英语是be式虚拟语气,从句的谓语要用动词原型。这在lest引导的从句中依旧可见。比如:
She wore a pair of sunglasses lest she be recognised.
现代英语中,目的状语从句中的be式虚拟语气已经被情态动词结构代替,不一样的连词常和不一样的情态动词连用。比如:
in order that/so that常与may/might/can/could连用,主句为目前时,从句用目前形式情态动词;主句为过去时,从句用过去形式情态动词。不会用might have done的形式。由于目的状语从句中的动作都是没发生的动词,不可可以用完成体形式。
for fear that从句多与should连用。
so that/in order that从句为否定句时,情态动词常用should。
in case是引导目的状语从句的连词中最不正式的一个,因此其引导的从句既能够用情态动词should, 也可以用may/might.甚至还可以用陈述语气动词形式。
至此,可以回答网友的问题了:
1 目的状语表示的是以后未必是事实,早期英语是用动词原型作谓语的,lest后的谓语仍维持这种使用方法。
2 其它连词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已经不需要动词原型,而改用情态动词结构来表示未必是事实这一定义。
3 目的状语从句中情态动词用目前式还是过去式,取决于主句是目前时还是过去时。
4 目的状语从句的谓语表示的都是还没发生的动作,因此不可能有情态动词+不定式完成体的形式。(were式虚拟语气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时才可可以用到)。
5 网友可能没区别were式虚拟语气和be式虚拟语气,对二者有所混淆,才提出了如此的疑问。
期望我以上的讲解可以解除网友的疑惑。如有不了解的地方,可以追问。
试比较以下were式虚拟语气和be式虚拟语气谓语形式的不同:
If he had studied harder, he might have passed the exam.
were式虚拟语气。从句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,主句表示在这个假设下做出的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推断。
He studied hard in order that he might pass the exam.
主句为陈述语气,表示过去的一个事实,从句表示在过去以后想要到达的目的,未必是事实,但也未必与事实相反。该用be式虚拟语气,现代英语用情态动词结构代替be式虚拟语气形式,过去的语境不可以用may, 要用may的过去式might。传统语法觉得这种情态动词结构仍然是虚拟语气即be式虚拟语气的替代式。